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2010台北電影節:《阮玲玉之小玩意LIVE音樂會》
雖然大學時期修過華語電影看過許多黑白華語片,但我還真沒看過整齣阮玲玉的默片,現在看來感覺就像是一個我們無法探知的異世界一樣,既神秘又吸引人!加上陳樹熙老師領軍的北市交響樂團的演奏,為整部電影大大加分,就有種想落淚的感動,真的有一種活著真好的感覺!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2010台北電影節:《碧娜鮑許之青春交際場》
這部短短的紀錄片不但紀錄了大師碧娜鮑許最後的身影,也紀錄了靦腆的年輕男女從陌生到漸漸熟悉劇場以及感受舞蹈熱情的過程,對於我這類已經許久沒接觸這類藝文表演的人應該算是開了某種程度的眼界吧?喔~本片也在本屆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單元出現喔!想看大螢幕的別錯過了!
2010台北電影節:《荒島‧愛》
有如默劇般簡單的幽默文字跟大量使用畫面說故事的手法,讓這個浪漫到有點無可救藥的故事變得溫馨可愛,也使得這兩個極端邊緣人的情愫,從原本可能陷入的危險轉化為如繪本般古典的質感,讓人甚為感動!推薦!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2010台北電影節:《月滿軒尼詩》
岸西這次的作品讓我很驚艷,因為上次的《親密》讓我有點喘不過氣,而且這次的劇本的笑點都立刻直接打中,國語配音也讓我不小心陷入小時候看《莎莎嘉嘉站起來》或是《百分百感覺》等港式都會型喜劇電影的回憶中,而張學友以及鮑起靜等人的精湛演技則讓好久不見的湯唯顯得很...普通。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2010台北電影節:《等爸爸的孩子》
本次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眾多精采電影中,來自喬治亞共和國代表:描述一個等待父親歸來的天真男孩,在多重艱苦的生活壓力下不得不分擔起家計,而把希望寄託在爸爸回家這件事情上也讓他的人生面臨新的考驗,導演以類似紀錄片手法,用極短篇幅精準描繪小人物在時代裂痕擠壓下的無奈!
2010台北電影節:《映畫女優》
市川崑改編描述田中絹代生平文學作品的諧仿之作,請來同為世紀女伶的吉永小百合重新演繹這位傳說中和眾多名導有工作或感情上交集的傑出女演員,讓人生動地有如窺視巨星私生活那般,又帶點文學電影的慢條斯理,吉永小百合揣摩起田中絹代的神韻還真有幾分神似,不愧為本單元必看之入門片!
2010台北電影節:《斷背禁愛》
本次北影的同志電影都讓人驚艷,不若《兄弟情人》那樣世界真美好處處是花香,本作故事多了兩位主角對於自我身分認同上的矛盾跟無奈,也讓人見識到了即使如丹麥這樣開放的國家,也都還存在故事中對於外來種族的歧視和排擠,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的確足以毀滅一個國家,更不用說是愛情了。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2010台北電影節:《最後的逃亡》
沒有溫馨父子間的煽情戲碼,取而代之反而是兒子因為父親的暴戾性格被迫長大的無奈,而片尾的重生意味更引人深思…雨果威明自《沙漠妖姬》後再度展現完全不同的精準演技,比起《末日浩劫》有點過於太光明的父子情,我反而喜歡本片充滿矛盾複雜、有如愛恨兩面刄般的情感描寫!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2010台北電影節:《新熟女時代》
五段有如日劇般令人會心微笑的生活故事,分別找來五位氣質個性截然不同的女星主演,但本片要說是女性電影,還不如說是藉由這幾位性格類型的輕熟女,來帶出屬於男性視角的生活觀察以及男孩轉變為男人的成長過程中,難忘的戀愛記憶,幾位擔綱演出的新生代男星表現不俗,一點也不輸給同戲女星!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2010台北電影節:《愛的真相》
一位命如殘燭的老人回到陌生的故鄉接受國家勳章,從上流社會到底層市井,鏡頭跟著老人的眼光流轉於這些差異甚大的場景之中,並穿插一個關於生命以及身世的秘密,攝影跟畫面構圖都堪稱完整流暢,魔幻寫實的手法內斂成熟,最後結局揭曉的時刻也蘊含滿滿的豐沛感情,不禁令人感傷莫名...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2010台北電影節:《父後七日》
同根同源在同一個土地生長的我們,或許才能夠比較站在主角的立場,感受台灣人在經歷死亡這段最荒謬的旅程,同時其背後所包含的笑或者淚,本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看淡死亡對於週遭所帶來的影響,也順道紀錄了台灣殯葬文化獨特的在地草根氣味,那是你我或許陌生也熟悉的生活經驗,值得一看!
2010台北電影節:《兄弟情人》
濃到化不開的感情,讓親情成了愛情;而周圍環境的友善,也提供了新視角的思維,去看待這個本質上其實是亂倫的兄弟愛情,也許一切都美好得太不真實,讓整部電影的焦點落在飾演兄弟的兩位帥演員身上,綿密又熾熱的愛火實在燒得讓人看了好生羨慕,或許我們都太冷靜了!這樣的烏托邦也許真的存在!
2010台北電影節:《東京鬼馬運動會》
煞有其事的正經播報,你會以為這是一個盛大的運動賽事,一直到kuso不行的爆笑開幕式結束,你才明白這是一個名為「Onlypic」的假奧運會,運動項目也極盡嘲諷惡搞之能事,結合多位動畫作家,每個比賽項目也展現不同視覺風格,讓人訝異如此前衛作品居然早在兩年前就推出了!
2010台北電影節:《初戀紅豆冰》
真心為李心潔高興!本片的演出證明她除了演鬼片,也有飾演其他角色的魅力。她演活了電影裡那個倔強又好鬥的女孩,並在大馬幫一班紅歌星好友的抬轎之下,絲毫不比男主角阿牛遜色,甚至可說是她近期之內最令人驚艷的演出,而寫歌出名的易桀齊也在片中有跟過往形象完全不同的突破演出!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2010台北電影節:《誰來守護我》
如果有一天你的痛苦成了這個世界必須要快狠準操作的新聞事件跟行政事務時,你要如何自處?藉由兩個必需一生面對傷痛的人的短暫三日的交會勾勒出這世界矛盾殘酷的一面,網路的影響力也令人毛骨悚然,男主角佐藤浩市的演出頗具魅力,與志田未來的對手戲內斂卻精采,值得一看!
2010台北電影節:《破碎的秘密》
除了企圖還原童年傷痛的同時,也是一段自我療癒的漫漫長路,本片以男孩與少年、時間與家人情感的變化作為鋪陳故事的主要模式,除了神秘的敘事風格引人入勝之外,曾演出《冰火情敵》的芬蘭影帝Martti Suosalo也在片中演出男主角父親一角,吃重的戲份與精湛演技也令人印象深刻!
2010台北電影節:《再見巴西》
愛情的隨意所致導致了生命中許多意想不到的分分合合,巴西的城市風情也在這個俗世奔放的慾望情感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片中人物輾轉奔波四處流浪,以一個最通俗的愛情故事帶出巴西的城鄉差別與人文風景,30年經典重現,需要細細品味才能嚐出箇中滋味!
2010台北電影節:《黑暗中的孩子們》
一條生命究竟值多少錢?而且還是需要父母呵護的年紀,這些孩子們就被迫面臨被買賣、凌虐甚至殺害的命運,社會最深的黑暗處再度被揭露且血淋淋地呈現在眼前,讓人無法不正視人性中矛盾與善惡交戰的灰色地帶,日本一線卡司加持演出,為社會邊緣的角落發出孱弱的怒吼!結局頗耐人尋味...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2010台北電影節:《宗方姊妹》
小津安二郎與世紀女伶合作的經典作品,片中飾演妹妹的高峰秀子的美貌跟演技也讓人印象深刻,而當時已經41歲的田中絹代演出堅毅傳統的溫柔女性,其優雅與隱忍的性格恰和妹妹的活潑形成有趣對比,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優雅的京都風光在鏡頭下悠悠展現其獨有氣質,剛好和主角心境相互呼應。
2010台北電影節:《重生殺機》
打開一道門,就得關上另一道門,也同時必須要付出相對等的代價,導演用最少的特效拍出好萊塢也少見的奇幻驚悚,非常驚人!加上時間軸錯亂、平行時空的運用也不至於落於俗套,男主角頗具層次的演技把重生的複雜無奈和心理的轉折詮釋得入木三分,不愧是名導拉斯馮提爾的御用班底!
2010台北電影節:《BOY》
比起雙親的關懷,孩子對於父母出自天性的愛其實更感人,這也就是為何我對於片中父親辜負男孩們期望的情節有些笑不出來,然而男孩也因為父親歸來所發生的一連串衝擊而被迫與幻想中美好的憧憬抽離,表面上輕鬆慵懶,實際上卻是慘綠的成長過程,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生活的種種無奈也盡在無言中...
2010台北電影節:《R》
可能因為已經看過《大獄言家》的關係,所以我對於前半段劇情的雷同原本頗有微詞,不過本片完全是朝不同的面向探討監獄中求生存的困難,人與人之間脆弱的信任和無情的背叛,甚至是殘忍的傷害,可貴的是本片在短短96分鐘內鋪陳這些,更帶點人生本質的哲理思考,片末留白更讓人忍不住回味再三!
2010台北電影節:《愛在巴黎另一端》
失婚外加飛行恐懼症,乍看之下似乎沒有啥直接關係,似乎不足以形容男主角的中年困境,一直到他遇見了美麗的音樂老師,一切都有了改變,導演用喜趣的情節處理使得這個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角色充滿另類的魅力,擅用音樂元素潤飾劇情中的苦澀也很高明,成就了這部浪漫動人的溫馨小品!
2010台北電影節:《隨身聽男孩》
雖然我覺得用旁白說故事稍嫌取巧,不過導演用超賤口吻主述自己1981那年的故事,對比畫面情節的發展相形之下卻有種落差的觀賞樂趣,加上導演時不時加入天外飛來一筆的奇幻戲碼,讓這個另類的兒時記趣充滿奇想豐富的生命力!跟《痞子貴族》比起來,我更喜歡這部輕鬆逗趣的精緻小品!
2010台北電影節:《慾如潮水》
其實本片比較讓我驚艷的是攝影的質感和鏡頭下捕捉的越南風光,挺迷人的:不管是巷弄穿梭的機車或是民宅中的光影變化,都掌握的很好,只是片中講述的許多小事件稍微嫌破碎不連貫,以致於我的眼光老是停留在鏡頭下紀錄的越南小城小人物的風景樣貌,而不太記得電影所傳達的故事主旨為何...
2010台北電影節:《歡迎光臨宅男王國》
相信很多人跟片中的宅男一樣,都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導演用簡短的篇幅刻劃出繭居生活的層次與樣貌,很多細節表面上看似輕盈的帶過,其實帶著難以為外人道的酸楚,來自以色列的影像創作再一次展現豐沛驚人的能量,值得一看!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屍控:老梗也能玩出新花樣!

屍控其實就是幾年前轟動一時並在網路創下極佳口碑的西班牙活屍電影"錄到鬼"的續集,而續集的時間正巧是發生在前一集女記者被活屍抓走的鏡頭之後的幾個小時之間,在警察奉政府之命帶著一組人馬進入被封鎖的大廈查看有無異狀以及生還者,其中最讓人驚訝的就是成員之一居然是神父,他告訴隊員們這是活屍現象其實是魔鬼附身的一種,需要趨魔儀式以及原先被附身女孩身上的血液才能夠找尋解藥拯救被感染的人們...而這一切就在一隊人馬進入大樓之後開始漸漸地失控...
老實說,其實我並沒有抱著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片,不過本片的敘事時間軸以及加入新的元素使得本片比普通活屍片更加深奧(活屍加上大法師),也懂得在後面來一記回馬槍給觀眾來個驚嚇並留下再拍續集的伏筆,雖然沒看完就大致猜到結局,但整體來說還是讓我滿驚喜的...本片仍然延續上一集採用偽紀錄片的方式來呈現,只是加入更複雜先進的攝影鏡頭,並且善用敘事時間軸的交錯,讓整個故事感覺不會太過沉悶毫無驚喜,其實本片說血腥以及駭人的程度只能算是中上,我最佩服導演的一點就是活屍跟大法師驅魔的老梗明明大家都看過很多了,但是他還是把老梗編排出新意來,這是讓我最佩服的一點!
其實如果你真的沒有看過西班牙原版的第一集或是好萊塢後來整個照抄的版本"死亡直播",建議你不妨去找來看看,會對這一集的來龍去脈更加地進入狀況,加上非常本土口語話的字幕不時讓觀眾傳出爆笑,這也是觀賞恐怖片的一種另類樂趣,如果你已經看過第一集並且喜歡他呈現的方式,我個人非常推薦你走進戲院去觀賞這一集,因為你將發現原來活屍片也能夠以有創意地方式,不花太多血漿而達到駭人的效果,本片週五上映,喜歡這類片型的恐怖迷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空氣人形:化為微風的愛戀

日本近代堪稱最為重要也最受到注目的新銳導演是枝裕和以《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獲得坎城影展肯定之後,去年又再以《橫山家之味》吸引觀眾目光(並且非常有才華的還出版的以本片劇情為藍本的同名小說) ,這次他又再次改編日本號稱"萌系"題材的作品《空氣人形》,講述一個性愛用的充氣娃娃有一天突然擁有心而闖入這個複雜世界的故事,並且引用小美人魚的悲劇作為故事的悲劇色彩,是一部非常具有是枝裕和個人風格的奇想佳作!
《空氣人形》講得表面上雖然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充氣娃娃突然獲得生命而展開自我冒險的過程,但實質上導演所要表現的還是屬於這個世界上人們予人們之間的疏離,空洞的人際關係以及越來越荒謬的人性,充氣娃娃的冒險只是他表現這些多線形式劇情的一種手段罷了,所以千萬別被女主角裴斗娜大膽的不經意裸露給嚇到了,本片基本上來是一部以非常明亮透明色調為主的是枝裕和式作品,加上一大票硬底子演員如富司純子(雖然她在片中戲份不多但非常亮眼)還有驚鴻一瞥的小田切讓(飾演製作娃娃的人偶師) ,都讓這部《空氣人形》豐富許多!推薦喜歡日本電影的觀眾們一定要盡戲院親身感受一下是枝裕和的魅力!
對於不熟悉導演(是枝裕和)的觀眾來說,《空氣人形》或許讓人以為是一部輕飄飄的愛情幻想的漫畫式作品(原作也的確是漫畫) ,甚至是有點屬於性愛充氣娃娃的色情的想像空間,不過我個人覺得導演很難能可貴地把這些元素揉合成關於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離崩壞的關係,並有著獨到的觀察跟精辟的見解,如同飾演充氣娃娃的女主角最後仍然逃不過如同小美人魚那樣悲劇的命運一樣,導演所要表達的,其實是關於這個城市裡面"人"所產生的問題,藉由"非人"的觀點去講述這個帶點淡淡哀傷、輕飄飄的故事,是枝裕和成功地又走向創作的另一個新方向,推薦沒有看過他作品的人這次一定要把握機會進戲院一賭他詩人般的運鏡跟劇本撰寫的超強功力!
訂閱:
文章 (Atom)